当前位置: 博鱼平台 > 思想理论 > 正文

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解读
[ 作者:   转贴自: 河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30 19:13:53 责任编辑:    审核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围绕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判断,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抓好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怎么说,河南怎么做

    “四张牌”

    总书记要求我们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这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把打好“四张牌”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各个方面,务求不断取得实效。

    “三个转变”

    总书记要求我们推动“三个转变”,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并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三个起来”

    总书记要求我们县域经济发展“三个起来”,我省县域人口占比超过70%,生产总值占比接近2/3,治理好县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要求,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大攻坚战

    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三大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重点,必须全力打好。

    如何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基本遵循看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从战略目标看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很重要。

    从基本路径看    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

    质量变革,微观层面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宏观层面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使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员工有更多的收入、政府有更多的税收;效率变革,就是全面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动力变革,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从根本目的看    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既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也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保障和提升,还包括对安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判断是否是高质量发展,应当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根本标准,也就是说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优化产业结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并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把握趋势、抢抓机遇,用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发展新动能。

    优化城乡结构

    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落实国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一核一副、四轴四区”的发展格局;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强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打造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发展好,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把乡村建设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给农民提供一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谐稳定的美好家园。

    提升县域治理水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优化区域结构

    传统农区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跨越发展;发展基础好的地区,要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提质发展,增强辐射带动力和区域竞争力;资源型城市要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打造新的发展优势,实现转型发展;和兄弟省相邻的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城市中心转移规律,重新审视周边和自己,扬长避短,再创优势。

    新思考新认识

    稳定经济增长,必须下定决心走好调结构这个“华山一条道”,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来稳增长、提效益、保态势,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我省是农业大省,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让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产业结构调整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实现,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两个导向”一起树,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两条途径”一起抓,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快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高效融合,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一顶帽子大家戴”,放大政策辐射效应,带动全省创新能力提升。

    “放管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也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关键举措。

    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河南因开放而崛起振兴,也必须以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

    抓紧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对标看齐,对得上的加紧推,对不上的及时改,把目标找准,使精力聚焦,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懈努力。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好创新载体

    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强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开放合作、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环境优化,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壮大创新主体

    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聚集,让科技创新更多地由企业来实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建立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的创新联盟,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导者。

    完善创新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决策、成果转化、利益分配、金融支持、科技管理、协同融合等机制,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汇集强大创新合力;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运用军地两种资源和力量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新的增长优势。

    建设人才强省

    把人才强省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优化人才结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做大做强高技能人才队伍;靠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来大力引进人才,完善柔性引进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注重引才和引智相结合,更加注重引进人才团队,以团队带项目、兴产业;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措施,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用好人才。

    深化改革开放,走好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深化改革

    扎实推进我省机构改革

    抓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准确把握各项政策标准,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要求,确保省市县改革工作压茬推进、相互衔接、有序开展,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深化“放管服”改革

    大力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

    推进国企改革攻坚

    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聚焦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在政策制定上精准发力,在政策落实上持续给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扩大开放

    提升开放通道优势

    以更大力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枢纽功能提升、航线网络拓展、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连接东亚和欧洲的空中经济廊道;加密“陆上丝绸之路”,不断提升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水平;拓展“网上丝绸之路”,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海铁联运,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

    提升开放平台优势

    高质量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建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加快形成制度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

    优化营商环境

    认真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推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全面提升,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从政治高度来认识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让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环境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

    把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机遇

    用好政策措施,就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就能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动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就能以生态约束倒逼发展转型,催生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

    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坚持科学统筹、标本兼治,完善信息搜集研判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事件。

    在脱贫攻坚方面,把转作风、抓落实的导向更加旗帜鲜明地树起来,对出台的政策措施一件一件去落实,对贫困人口一户一户去帮扶,扎扎实实答好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首份重量级答卷。

    在污染防治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标本兼治,在坚持污染治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同时,研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的有效举措,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从投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等方面推进全方位绿色转型,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美丽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