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16日,水利部、教育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上,围绕加快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安徽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厅、浙江省水利厅、湖南省水利厅、博鱼平台、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和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7家单位做了主题发言。本报摘要刊登发言,供大家学习参考。
整合资源 抱团发展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和平
为服务我省事业发展包括水利事业发展,加快美好安徽建设,2009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加快职业教育大省建设。201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着力打造水利职业教育体系。我省现有4所中职学校设置了4个水利类专业点,在校生近1000人;高职院校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骨干,其他高职院校为支撑,设置了6个水利类专业点,在校生近3000人。打通中高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通道。同时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满足群众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到目前为止,我省基本形成水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满足我省水利事业发展需要。
质量工程提升自身实力。2008年,我省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在建设目标中,明确提出以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在建设内容上,所有项目都涵盖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在项目数量分配、遴选评审上,充分考虑水利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予以倾斜;在资金投入上也逐年增加。我省高校水利类质量工程项目近百项,主要包括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实训中心、精品课程、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设等,总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实施质量工程,加强了高校内涵建设,提升了水利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集团化办学取得高质量成果。我省有六大高校联盟,22个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有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7所,企业单位30家,集团内部实行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这是一个专业型、区域型的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服务于安徽快速工业化对水利、土建、制造、资源、测绘、电子信息、环保类、材料工程等方面人才的需求。集团成立以来,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广泛开展了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项目联合申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等工作,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
校企合作构建双元多层次校企合作机制。我省依托水利行业,积极推进通过引入执业资格标准,不断完善人才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标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充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引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在学院(系)教学管理、专业负责人和学生指导教师三个层面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
优化布局 倾斜支持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金元
湖北是水利大省,也是水利职业教育大省。湖北省教育厅一贯重视和支持水利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会同水利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优化水利职业院校布局。近年来,通过采取升格、收编、撤并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以省水利厅主办的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省教育厅主办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葛洲坝集团主办的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为主体,以其他中职学校为基础的水利职业教育体系。
指导成立湖北水利水电职教集团。2012年9月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2013年4月,在省水利厅的支持下,由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省内多所中高职院校参加,同时吸纳省内部分水利类本科院校、水利行业协会和省内200多家水利企事业单位参与,组建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水利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全力筹措水利职业院校债务化解资金。为完成国家提出的在2012年高校债务化解60%的目标任务,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到2012年底,共为我省水利职业院校筹集化债资金9400余万元,全面化解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负债,其他水利类院校的资金负债也完成了化解60%的目标任务。
积极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财政、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实施并完成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和武汉新校园建设工程,协助省水利厅完成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置换及新校区建设工程等。
大力支持学院示范创建。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我们在学院老校区资产置换、财政拨付等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投入示范建设专项资金约7000万元。
优先落实水利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待遇。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注重遴选和吸纳水利职业教育院校,并给予同等或更优惠的待遇和资金支持。全面落实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免学费政策,努力扩大水利中高职学生享受助、奖、贷、补、勤范围,鼓励学生报考水利类院校和专业。
高度重视水利职业院校招生就业工作。在招生录取、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在招生计划方面,尽量满足水利职业院校要求,能调剂的调剂,该补充的补充;在录取分数线方面,尽量降低门槛,在不违反政策和原则的情况下对水利职业院校招录工作采取更多灵活机动的措施和手段,鼓励学生报考水利类院校。
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行业院校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组织学院专家教授到行业单位担任技术顾问、推广水利科研成果,组织教师学生到行业单位实习实训、承担设计施工任务等,促进了水利职业教育与行业社会的融合,提升了水利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内涵建设 实现转型
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 冯强
近年来,浙江省水利厅大力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推进学校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协调,学校教育与队伍建设相衔接、学校行业地位与科技服务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浙江水利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坚持优化结构布局。我省水利系统从业人员近5万人,水利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不到10%。按照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目标,我厅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厅属学校发展定位,划拨1300亩土地作为实训基地,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学院、干部学校、技能鉴定站等四个层次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具有浙江水利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坚持优势专业建设。按照水利行业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厅属学校形成工科门类齐全,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土木、机械、电气、管理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济学院抓住国家重视“三农”工作的机遇,开设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并争取省财政免收学生学杂费,水利工程及设施农业技术实训基地被列为我省首批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目前,厅属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被列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工建筑物”、“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等42门课程入选国家、省级精品课程。
我厅牵头成立浙江水利行业校企合作办学协调委员会。同济学院与全省11个市水利局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承担浙江省水利建设企业协会的日常工作,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坚持自主创新创业。开设上海大众等“订单班”,建立联想维修等“校中厂”,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顶岗实习现在已经拓展到国外,今年首批学生已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开展国际农业与园艺等专业的实习。
坚持大规模职工培训。“十二五”时期,浙江水利投资将达1980亿元,全省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繁重。我厅已经开始实施“基层水利人员万人培训工程”和“建设人员从业资格万人大考”,省级财政每年列支培训专项经费超过500万元,水利系统员工年培训率达30%。
组织厅属学校建立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技能等级培训、鉴定、考评工作。连续举办了5届全省水利行业技能竞赛。设立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工作室、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技能领军队伍。
坚持技术应用服务。我省创造性地实行竞争性申报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这一改革措施,厅属学校全程参与,依托厅属学校开发信息系统,实施全省水利人事人才“1+N”信息化工程。厅属学校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课题研究,浙江水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水文化研究教育机构,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多措并举 多点发力
湖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张振全
近年,我厅进一步加大了对水利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形成了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职教体系,为湖南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以砸锅卖铁的决心发展水利职业教育。在厅党组的推动下,2004年成立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厅党组书记、厅长亲自兼任董事长,目前董事会成员已经扩展到县市一级水利水电企事业单位及省外共120余家用人单位。
实施强力举措支持水利职业教育。为帮助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共建,拨出专款用于共建项目。为支持湖南省水利职工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省厅专款资助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解决培训楼遗留问题及加固修缮,目前一座能容纳600人的现代化职工培训楼已矗立于校园之中。
2011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明确,从同级财政相关水利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水利科教建设。省人民政府在《湖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及《湖南省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中均明确,水利基金的20%用于应急度汛和水利科技教育。
随着教育强省战略的推进,省财政按《湖南省公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拨付生均经费。为支持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我厅决定分期分批提供97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该院加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我省在加快水利职业教育发展上已投入各项建设经费近亿元。
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两条腿”走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800人,有成教和自考在籍学生1319人。去年该院承办全国、全省各类培训班22期,开展行业职工培训3289人次。
采取服务教学和服务生产“两轮”驱动。初步统计,2005年以来,省厅支持帮助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水利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项目累计达百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多元,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双师”服务团队。
挖掘水利行业和教育系统“两大资源”。省厅通过项目支持、对口帮联、科研立项、订单培养、职工培训、学生就业等途径加大对水利职业教育的倾斜和扶持。如学院与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联合开办了“水文水资源”订单培养班,25名学生毕业后被直接录用为湖南省水文系统事业单位正式编制职工,类似订单班该院已达40余个。
合力推进 互惠共赢
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常务副理事长、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江洧
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成立于2008年,在水利部的领导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指导下,集团联合了8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38所水利职业院校,经过5年的探索,在开展校企与校际合作、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
首先,构建行业引领“平台”,健全发展运行机制。一是政府主导“看得见”。水利部、教育部今年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将实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列为重点项目,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水利部人事司和广东省、山西省水利厅等相关主管领导兼任集团领导职务,直接参与集团管理。二是行业引导“摸得着”。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等集团成员,共同推动水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企业参与“接地气”。中国电建集团、葛洲坝集团、汉江集团等集团成员直接参与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与培养质量3个专业委员会工作,打造双师队伍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制定人才需求和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合作,体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其次,推动校企校际“联姻”,促进各方互惠共赢。一是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集团积极引导校企、校校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育水利建设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集团内成员院校与企业依托集团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引进企业人才标准,通过合作开展订单班、职工技能培训等方式,联合培养了大批满足水利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共建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专业97个。合作完成专业技能标准、认证系统及资源库建设入库课程92门、专业核心课程84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及特色教材8门,成员院校间合作共建精品课程26门,并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三是共建专兼教学团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项目化课程教学,指导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引进企业人才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院校间通过师资交流、挂职锻炼和集体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几年来,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95个,共建校内实训场馆148个,其中小浪底、葛洲坝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成员院校共享。
再其次,充当学生“良师益友”,开展顶岗就业服务。集团始终把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作为重点工作,以集团信息化网络建设为抓手,强化校企信息交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分析企业用人标准等方式,提升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集团委托专业公司建设了“校企无忧”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顶岗实习、人才招聘、师资互动、学习资源下载等功能,企业、院校、学生可在共享网站人才供需信息。研发顶岗实习管理软件。开发“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软件”,实时、动态监控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师生均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操作,解决了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放羊”难题。
投入职教 获得回报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陈家华
汉江集团作为水利系统的大型国有企业,历来非常重视与全国知名高校、水利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建立了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分类分批开展了大量职工培训,全方位推进了集团和院校的合作,获得了良好的价值回报。
每年初,我们认真做好企业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培训计划,确定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做到了年中有督促,年底有检查和统计,并将各类人员的培训学时完成情况登记在《水利行业培训证书》上。
集团先后出台《汉江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关于提高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的通知》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定位、目标、管理体制,促进了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多年来,集团依托丹江口职工大学积极参与了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发放、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先后出台《汉江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建立了“技能+业绩+潜力”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力求从品德态度、工作业绩、潜在能力、技能水平四方面对参评人员进行综合评审。
2002年以来,每三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竞赛已形成制度,每次竞赛前,每个工种都通过丹江口职工大学或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集中培训。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水利部、湖北省、长江委等相关行业组织的技能大赛。近3年来,共有34人在省部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集团还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职工教育培训、互设教学(培训)基地、教师实践锻炼、学生顶岗实习、生产项目共建、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合作广泛,促进了共同发展。学院主动派出教学一线教师深入集团公司不同岗位调研和学习,在详细了解不同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同集团公司的工人、技师、总工等深入交换意见,反复修改论证,先后制定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了课程内容与水利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汉江集团所需岗位及管理对接,学历证书与水利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集团大力协助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2011年开始大力协助职业院校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方互派职工到对方单位交流学习。集团建立实习基地支持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依靠丹江口水力发电厂等多家电厂,和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平均每年接纳实习生达200人。
服务行业 打造精品
博鱼平台党委书记 张惠贞
多年来,在水利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院立足水利、服务行业,强化内涵、追求卓越,成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组建职教集团,实施人才共育。2008年,在水利部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支持下,联合81家水利企事业单位和23所水利职业院校成立了首个全国性的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了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
改善实训条件,突出职业氛围。以“校园大职场,企业大课堂”为建设理念,不断改善实训条件。在校内建成具生产实训一体的污水处理厂,利用建筑垃圾修建了鲲鹏山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基地,利用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建设水文站、测绘实训场、气象观测站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群,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
加强产学结合,推进人才工程。从加强科研和科技服务入手锻炼师资队伍。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带动”来调动教师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的积极性,通过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向设计院、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借力”,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突出水利特色,建设精品专业。在水利部人事司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指导下,精心创建和打造品牌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此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和工程测量技术两个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能。不断深化课程模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并将竞赛机制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实现了系部有赛事、层层有选拔、师生全参与、专业全覆盖。
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培养质量。主动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拓展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创新留学生培养模式,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中水集团创新国际工程订单班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国际化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在强化对企业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训合作。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圆满完成了埃塞俄比亚纳兹雷特风力发电厂的一期和二期地形图测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