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明珠 职教翘楚
——记博鱼平台80年发展之路
魏豪 焦红强
水专、水专, 敷土奠川。源开民生裕, 流畅国用赡。障颓波, 挽狂澜, 大业一肩担。” 这首传唱了70 多年的校歌, 正是河南开封博鱼平台(以下简称黄河水院)80 年办学历程的真实写照。她因治理黄河而建, 成就了“黄河技干摇篮” 的美称; 她沐浴职业教育的春风, 以“技能人才的摇篮, 技术服务的基地” 为理念, 正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实现新的跨越。
职教理念的探索者
1998 年3 月, 经原国家教委批准, 学校改制为博鱼平台, 成为当时河南省和水利行业的第一所高职院校。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春风, 学校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曾几何时,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 有不少人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就在2001 年前后, 兄弟院校专科升本科的风头正盛, 校内师生要求升本的呼声也很高。学校经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的了解与研究, 敏锐地预见到职业教育必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大行其道, 而学校70 多年的行业办学历史也为开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河水院确立了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提出了“立足社会需求, 面向未来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的办学方针和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于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讲, 办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黄河水院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把理论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 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如提出了“生产育人” 的“四育人” 体系。院长刘宪亮教授告诉笔者: “高校普遍提出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但是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说, 增加了一个环节, 就是‘生产育人’, 由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 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 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 “生产育人” 理念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是高职教育由学校向企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的必然结果。黄河水院的实践表明, “生产育人” 不仅能够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而且实现了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合作育人、互利双赢的结果, 为高职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再如, 构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五大支撑体系。即质量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这五大体系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的核心, 实现了学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统领学院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使学院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得以简化和明晰, 理顺了各方关系, 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带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6 年12 月, 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步入了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的跨越
作为河南省首批入围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院校之一。3 年来, 中央支持4000 万元专项资金, 拉动了地方和自筹配套经费11168 万元, 使学院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黄河水院实现了示范性高职建设的大跨越。
校园大职场, 企业大课堂
在黄河水院校园里, 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进入眼帘, 假山上瀑布飞流直下, 甚为壮观。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景观, 它还是水利系的仿真水工建筑物群。在这座完全由该院水利系教师设计的建筑物群中, 将典型水工建筑按照比例缩小, 建成了具有不同枢纽形式、不同建筑物结构的27 个水工建筑物。这只是黄河水院实训条件建设的一个缩影。
示范院校建设以来, 学院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 亩, 建成148 个职业氛围浓厚的实训场馆。将校园形态与实训基地相融合, 校园成为大职场, 营造出仿真的企业环境。学生在校园即可受到职业技术、职业道德的熏陶, 获得“工作” 任务内容和过程, 实现从学习到实践, 从实训到生产, 从学生到员工的人才培养过程。
另一方面, 企业是大课堂。学院依托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 与510 家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将实训基地建在工地。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实现生产育人、企业师徒传承指导学生、学生参与攻克生产技术问题等多种方式, 将校内的模拟实训变为真实的工作, 强化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通过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基地群建设, 形成了内外联动、双群互补的实训运行机制, 让学院的实训条件步入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刘宪亮告诉笔者: “2006 年初,学院的实训设备总值才6400 万元。而示范院校建设这3 年净增5767 万元, 相当于建校近80 年仪器设备的总和。”
校企合作成为潮流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3 年来, 黄河水院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已经从简单走向了深入, 甚至如胶似漆。
2007 年年初,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和黄河水院测绘系合作承担山东省沂源县城镇地籍调查工程。黄河水院测绘系45 名师生参与项目测量, 测绘工程院派出16 名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这个项目让测绘工程院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而校方收获也不小,2 名专业教师在生产项目中得到了锻炼, 企业16 名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指导学生, 弥补了系里师资的不足。参加项目的43 名学生除了享受免费食宿, 每人每月还有1000 元左右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学生提高了技能和就业能力,43 人中6 人被测绘工程院留用, 其他人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之后, 双方的合作更加频繁, 仅2008 年双方就合作10 余次。2008 年11 月, 双方正式签订深度合作协议。有了正式的合作协议, 双方在2009 年又接下了两个大工程: 河南省数字乡镇建设工程和数字郑州建设及示范应用工程———大比例尺测绘项目。
在黄河水院, 像这样的校企深度合作已经成为潮流。该院也因势利导, 于2008 年11 月, 与全国23 所水利高职院校和102 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国水利职教集团, 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全新平台, 使学院的合作企业扩展到510 家。
示范效应显现大气
教育部领导曾指出:“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做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黄河水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种示范效应。
2005 年1 月, 受教育部委托, 以该院院长刘宪亮教授为组长, 成立了高职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题组。邀请行业、企业和23 所水利高职院校专家93 人共同开展方案研究。经过4 年的研究与实践,2009 年1 月, 项目通过教育部高教司结项。2009 年3 月, 项目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该项目涵盖水利类18 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已通过中国水利职教集团、教育部水工专业教指委、中国水利职教协会向全国23 所水利类高职院校推广应用。
该院实践探索的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引起了兄弟院校的普遍关注。学院有34 人次前往35 所院校介绍示范建设经验。对口支援7 所中西部院校, 培养骨干教师36 人、学生525 人。省内外145 所院校、1398 人次来院考察。刘宪亮教授先后到全国26 所高职院校作专题报告、指导工作。黄河水院成功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