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院:生产育人,就业典范
——记黄河水院院长刘宪亮和他创立的“生产育人”新理念
魏豪 焦红强 发布时间: 2008-01-14 17:27 光明网
本网讯 每年春节前后就有用人单位前来“抢”毕业生,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这样令人羡慕的成绩来自位于河南开封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博鱼平台(以下简称黄河水院)。
用人单位来“抢”毕业生的奥秘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这么好?这完全是得益于刘宪亮和他的“生产育人”新理念。
在“三育人”的基础上,应增加一个“生产育人”
刘宪亮,博士生导师,2001年4月,任黄河水院院长。同时,兼任了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水利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他认为,职业教育学校应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传统理念下增加一个新的理念――“生产育人”理念。
什么是“生产育人”?刘宪亮的解释是:“生产育人”是指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育人新理念。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高职教育由学校向社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的必然结果。这一理念的内涵包括:生产单位参与育人、生产实践过程育人、生产实际环境育人、校内实训育人。
刘宪亮说,生产单位应当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生产单位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形式参加生产实践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按照实际生产项目、工艺操作要求等组织和安排校内实践教学,尽可能实现校内教学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
2007年8月9日《人民日报》以“高职人才是这样炼成的”为题和8月15日《光明日报》以黄河水院:探索“生产育人”新理念为题,报道了黄河水院“生产育人”新理念和成功实践。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生产育人”基地
多年来,黄河水院多数专业的学生培养实行“2+1”办学模式,学生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校学习基础课,并参加和教学联系紧密的实习,第三学年则要到生产单位参加“顶岗实习”。
目前,该院与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总公司、葛洲坝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主要包括在企业建立学院的实习基地、在学校建立企业的人才培养基、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洽谈、开展订单培养、以及共同进行专业建设研讨等。
2007年11月16日,在黄河水院举办的2008届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上,一次就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总公司、葛洲坝集团等15家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积极与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方面的合作。
2007年9月,该院水利系选派了首批79名学生,赴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指导老师12名,顶岗实习地点在该公司的临朐沂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临沂柳杭橡胶坝工程、新沂河政治工程等8个项目部
3个多月来,在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热心培养下,顶岗实习的学生已能够承担岗位工作要求,并得到了该公司的认可。其中35名学生由于实习成绩突出,顶岗实习期间薪酬由协议的450元/月,提高到900元/月;22名学生与该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
2007年年初,机电工程系安排了2004级53名学生到中信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顶岗实训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中信公司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实习结束时,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师傅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大型数控机床。顶岗实习结束,公司已全部录用了这53名毕业生为该公司正式员工。
2007年9月,中信重型机械集团在该院机电相关专业招聘50名学生,作为首批“中信订单班”的学员进行培养,目前该班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黄河水院通过对用人单位回访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得出黄河水院毕业生呈现这样几个特点:学生的专业对口率高,达79.2%;工资待遇高,月工资1000元以上的占86.4%;就业单位好,在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占62.92%;对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程度高,分别占92.4%和87.6%。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来看,该院的毕业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专业动手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多在一两年之内就发展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杨卫杰、李元吉等5位同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6年毕业生。2006年,他们被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埃塞俄比亚TEKEZE水电工程CWGS联营体录用,并被派往埃塞俄比亚施工工地。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5位同学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007年,该单位又到黄河水院录取了5位同学。徐立猛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27岁的他已是河南黄河勘测信息工程院最年轻的副院长。2002年7月徐立猛从学院毕业后,到河南黄河勘测工程处工作,被分到测绘二队。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同年11月他便被测绘二队任命为外业组长,一年半后又被黄河水文勘测总队聘为测绘二队的副队长。2006年9月被河南黄河勘测信息工程院聘为航测遥感院副院长。参加工作不足5年的时间里,徐立猛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单是他主持的项目获优质测绘工程(成果)一等奖的就有三项。
“生产育人”新理念,实现毕业生高就业率
2007年5月25日,赴河南省兰考县工业区进行顶岗实习的测绘系27名同学,有25名同学已被河南省测绘系统和国家测绘总局所属系统“订购”。在这次兰考工业区地形测量中,测绘系师生将GPS运用于测量工程实际中,锻炼GPS的使用水平。
该学院提出在学生实习环节“学院不缺位、系部要到位、学生要守位”。今年3月,该院酒店管理专业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48名大二学生赴宁波石浦酒店发展有限公司实习。实习采取半工半读、分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模式。
“在生产一线测量有技术要求,感觉有压力,要求自己非常专心去工作。”已经签约到河南水文勘测总队的谢振磊这样告诉记者。测绘系主任赵杰介绍,黄河水院测量工程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测绘系一再扩大招生人数仍不能满足需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为100%,但对外只说95%,因为招生规模不能再扩大了。
刘宪亮说:“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我院在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就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校内实验、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学生实习期间的任务、目标,健全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的理念就是要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一个实习的环境。”
由于学生实习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多年来,黄河水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河南省和全国同类院校中一直保持前列:2003年为93.92%,2004年为94.27%,2005年为95.2%、2006年为93.28%、2007年为94.26%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达89.2%,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每月在1000元以上的占86.4%,在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占82.92%。2003年和2005年该学院两度被河南省授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推行的“生产育人”新理念已受到行业肯定。
生产育人双赢汤阴
黄河水院的学生“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50%,生产性实习和实训不少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80%。他们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选派教师进驻企业,具体负责与企业共同开展“生产育人”。
2006年2月28日与河南省汤阴县签订合作意项。黄河水院测绘工程系全权负责汤阴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测量工作,使汤阴成为黄河水院一个最大的“生产育人”的课堂。
3月1日开始,黄河水院测绘工程系101名03级学生在10位老师的带领下进驻汤阴县,开始了该县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形测量工程。按照学院和汤阴县城建局达成的合作协议,黄河水院承担了汤阴县200多个行政村的测量任务。
黄河水院测绘工程系年轻教师王懿说:“绘制的现状图完全符合要求,误差最多不超过0.5米,现状图非常详细,连一个电线杆都不会漏掉。”
黄河水院测绘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周建郑介绍说,先前由101名03级学生参加,后来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参与了进来,人数最多时接近400人。
主要负责这次测量任务的领导与协调工作的栗桂英说:“黄河水院对这次测量任务很重视,组织得简直太好了。学生和老师非常敬业,也非常能吃苦,他们白天挨家挨户测量、收集数据,晚上制图,工作热情很高,没有周末,经常熬夜到凌晨3、4点,我们城建局的同志都非常受感动。”
王文博,黄河水院测绘工程系2006年应届毕业生,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早在去年11月28日黄河水院举办的2006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他就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签订了就业协议。和多数同学一样,他参加这次测量工作就是最后一次岗前练兵。他说:“刚到村子里,感觉到无从下手,心里没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慢慢就熟悉了,工作起来就敢大胆做了。”
“在这里测量技术要求非常严格,感觉有压力,要求自己非常专心去工作”。已经签约到河南水文勘测总队的谢振磊这样告诉记者。
“在学校里,专业课是一门一门的学,实习是一项一项的做,并且实习也是简单的、粗线条的,而在这里要综合运用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技术、AUTOCAD、地形测量、地形绘图等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实习也很系统。以往在校内实习,因为没有生产任务,实习结果的好坏也不会引起老师和学生太大的重视,而在这里就大不一样了。”03级的姚峥说。
“刚开始时,我们测量的速度较慢,并且出错的地方也较多,需要返工的情况也多次出现,但随着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慢慢领悟,测量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也越来越精确了。现在我们小组是免检小组,测量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绘图质量、各种测量数据完全正确,差错率几乎为零。”03级学生范志红说。
据了解,黄河水院在汤阴的所有的测量工作都采用数字化,学生直接操作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用专业计算机进行绘图,然后开始对地形图进行整饰,最后由老师和县城建局的同志实地查图。整个工序相当专业,成果可直接运用到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上。
事实证明,黄河水院“生产育人”理念在汤阴县新农村建设测量工作的实践中获得验证和成功,实现了黄河水院与汤阴人民的共赢。
刘宪亮告诉记者:“学生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这次对汤阴县200多个行政村进行地形测量,是学院落实‘生产育人’理念的具体表现。目前看来效果很好,学院和汤阴县实现了双赢。县里少花钱办了大事,我们的学生也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相关媒体转载
黄河水院:生产育人,就业典范 北青网 2008-1-14